指尖上的“艺术” 魅力贴布绣-南通哪里有特种刺绣
-
贴布绣刺绣机利用贴布代替针迹而节省绣花线令图案更生动,以转变贴布布料的颜色或物料,创造出多样化的贴布绣。贴布绣刺绣机在裁片上是指需要以边框或开位方法固定布料,然后进行刺绣。裁片可再制成衣服、帽子、鞋子、手袋等等。
“这个图案的中间是四个仓,一个用来养父母,一个用来养子女,一个用来养自己……”在黄莲乡上螺蟹村大堡组杨昌会家,她正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贴布绣图案后的故事。
“先在布料上把想要的图案剪出来,再将两块布缝在一起,然后再开始绣,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真正绣起来是十分复杂麻烦的。”虽然从小没读过书,但是讲起贴布绣,杨昌会却头头是道,就像一个专家一样。
在杨昌会14岁的时候,家里的父母便请贴布绣的老师教她学习贴布绣,希望以后可以靠着贴布绣养家糊口,学了三年左右,杨昌会已经可以自己绣出一幅完整的贴布绣作品。但也只是农闲时随意绣一下而已。结婚后,因为孩子多,家里农活较多,便把贴布绣搁置在一旁。
但在2013年的时候,看到同村会贴布绣的人给孩子绣了一些东西,自己心想着也要给自己的子女绣一些东西。便开始给自己的孩子陆续地绣了围腰、帽子、腰带等小物件。
不仅给孩子们绣了精美的东西,贴布绣也改变了杨昌会的生活。
“以前从来没想过,我们的贴布绣作品可以卖钱,直到2017年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人一起绣的一件衣服,居然卖了三万五千元。”杨昌会一脸喜悦,没想到自己的作品有一天可以走进市场,更有信心绣下去了。
“因为家庭条件较为艰难,以前别说去外地了,就连桐梓县城都很少去,基本上的时间都待在村里,但是贴布绣却大大地改变了自己生活的面貌。”杨昌会乐呵呵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去了凯里,贵阳,湖南等地学习培训,见了世面,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很多以前没看到过的东西,不仅是自己的作品走出了大山,自己也走出了大山。
话语刚落,只见她拿出几幅绣品说到,“这是一条腰带,一个手提包……这里还有我去参加第五届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技能赛刺绣类优秀奖,乡里举办传统刺绣创意设计大赛的一等奖,还有……”一瞬间,凳子上摆满了精美的绣品和获得的荣誉。
“同村的也有人想和我学贴布绣,但因为绣品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目前见到的效益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后来就没跟着我学。”杨昌会说,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贴布绣作品走进市场,不仅能挣钱还可以将贴布绣传承下去。
贴布绣因其绣法复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绣了,在桐梓县只有黄莲乡的30多人会贴布绣。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们生活条件较为艰难,贴布绣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
为将贴布绣更好的发展和继承下去,黄莲乡政府多措并举,多次组织会贴布绣的绣娘外出培训学习,邀请相关专业的刺绣专家给当地愿意学习刺绣的人培训讲解。并通过举办相关刺绣活动,鼓励绣娘们继续将贴布绣法发展下去。
-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